上个月,婆婆去查了个体检,回来说血糖有点偏高,医生嘱咐她注意饮食。她一边叹气,一边对着我煮的红薯粥问:“这碗还能喝不?”

瑞士发布血糖友好粮食榜,众多患者直呼早知道就好了
瑞士发布血糖友好粮食榜,众多患者直呼早知道就好了
我当时愣了两秒,脑子里已经开始过筛:红薯升糖指数高不高?粥是糊状的,会不会更快升糖?我不是第一次面对这个问题了,家里有老人有孩子,每一口饭都得算着来。血糖这回事,不是糖尿病患者才该注意的,咱平时吃的主食里,升糖快慢差别大着呢。
前阵子看到一份瑞士的研究报告,列出了几个“血糖友好”的谷物,意思是吃了也不会让血糖飙升。那天我边炒菜边跟我老公说起这事,他夹了口饭问:“我每天吃的这米饭,算不算友好?”我说:“不算。”他碗都差点没放下。确实,咱们很多人一直吃的主食,不一定是身体最喜欢的那一种。
别看米饭、馒头、面条这些吃着家常,其实它们都属于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就是说,吃下去之后,血糖升得很快。

瑞士发布血糖友好粮食榜,众多患者直呼早知道就好了
瑞士发布血糖友好粮食榜,众多患者直呼早知道就好了
尤其是精白米和精白面,虽然口感好,但营养被打磨得差不多了,糖分吸收得快,饱腹感也不持久。我婆婆以前就爱吃软烂的白粥,觉得好消化,其实对她的血糖一点好处也没有,反而容易饿得快,还老想着加餐。
那天我专门查了那份瑞士研究的报告,研究人员用了一种叫“血糖反应指数”的方法,去测不同谷物对血糖的影响。不少传统谷物表现不错,比如燕麦、荞麦、藜麦,还有糙米。它们不仅升糖慢,还富含膳食纤维,能拖住糖分的吸收速度。就像一辆车上坡的时候踩了刹车,而不是猛轰油门。
我试着换着给家里人做饭。早餐不再是白馒头,而是加点燕麦的蛋饼。午饭的米饭,换成糙米和黑米混合的“杂粮饭”。一开始我儿子还撇嘴,说“这饭咋这么硬?”

瑞士发布血糖友好粮食榜,众多患者直呼早知道就好了
瑞士发布血糖友好粮食榜,众多患者直呼早知道就好了
我逗他说:“你不吃,糖妖怪就来找你了!”小孩怕糖虫子,立马吃了两碗。其实只要做法对,粗粮也能做出香香的味道,关键是要让它们变得好吃又好消化。
我用高压锅把糙米提前泡四个小时,再跟别的米一起煮。这样口感不柴,咀嚼起来有点弹性,比白米饭耐吃多了。有次我婆婆吃完还问:“这啥米?咋有点像小时候吃的饭?”我说:“粗粮,肚子慢慢吸收,不那么容易饿。”她点头,说怪不得这顿吃完到晚上都不想找零食了。
说起来,血糖控制不光是糖尿病人的事。现在好多年轻人,连个病都没得,却动不动就“饭后一小时犯困”“下午三点饿得慌”。这其实就是血糖波动大,身体应激反应。高升糖食物吃多了,身体得跟着“坐过山车”,累的还是我们自己。

瑞士发布血糖友好粮食榜,众多患者直呼早知道就好了
瑞士发布血糖友好粮食榜,众多患者直呼早知道就好了
我有个闺蜜,三十出头,没病没痛,却总说最近记性差、情绪不稳。我让她记几天吃的东西,她发给我看,我差点没惊掉下巴:早餐是奶茶+蛋糕,午饭是盖饭+可乐,下午还来杯星冰乐……我说:“你这不是喂自己,是喂血糖怪兽。”
她听完才意识到,原来问题出在吃的东西上。她开始试着吃点血糖稳定的主食,比如全麦面包、糙米饭、荞麦面,才慢慢恢复了点精神。
这些“血糖友好粮食”有个共同点,就是保留了更多天然结构和纤维。不像精白米那么容易被身体“快速消化”,所以血糖升得慢,胰岛素不用猛然分泌,身体压力小了,精神也更稳。研究还发现,吃这类谷物的人,心血管风险也更低,因为它们通常含有维生素B群、矿物质和抗氧化物。
有天我带孩子去超市,路过粮食区,他问我:“妈妈,这些米和那些米有啥不一样?”我蹲下来指着包装说:“你看这个写着‘全谷’,就是没被加工太多;
这个写着‘去壳抛光’,就是被打光了。”他眨巴眼睛说:“那我们买‘没被打’的米吧!”我笑了半天。是啊,越接近原始状态的粮食,越能让身体自己慢慢适应,不用被迫加班工作。
有时候我也会做点杂粮窝头、荞麦面条、藜麦沙拉,搭配点肉和蔬菜,全家都爱吃。关键不在于吃多少,而是吃得对。比如藜麦,它虽然看着像种子,其实是伪谷物,含有完整蛋白质,搭配蔬菜或者豆腐,素食者都能吃得很均衡。而且它升糖指数低,又容易做熟,是我厨房里的新宠儿。

瑞士发布血糖友好粮食榜,众多患者直呼早知道就好了
瑞士发布血糖友好粮食榜,众多患者直呼早知道就好了
还得注意一个小细节,哪怕是“血糖友好”的粮食,如果做成糊状、煮得太烂,也会让血糖飙升得快。就像糙米粥,虽然米是好的,但糊成一团,身体吸收起来像喝糖水。所以做法真的是关键,不是食材本身就能决定健康与否。
我看到那篇瑞士研究里还提到一个现象,很多高血糖人群,其实不是吃糖吃出来的,而是吃主食吃出来的。尤其是每餐离不开精制米面的人,血糖控制难度会大很多。
我爸以前就喜欢吃白馒头,后来我给他换成全麦馒头,他一开始不乐意,说“这馒头像没蒸熟”。后来我给他夹着煎蛋和生菜一起吃,他才说“还行,不难吃”。

瑞士发布血糖友好粮食榜,众多患者直呼早知道就好了
瑞士发布血糖友好粮食榜,众多患者直呼早知道就好了
每个人的口味都可以慢慢引导,不是非得一刀切地戒掉什么,而是找更合适的替代。像家里的主食,我现在都提前一晚泡好,第二天煮得软糯又有嚼劲。孩子们吃得香,老人也消化得好,自己做饭也少了负担。
我们吃进去的每一口饭,都会在身体里留下痕迹。血糖的起起落落,不是立马看得见,但时间长了,身体会记得。想让身体少点负担,主食真的得换着吃,不是图省事就一直吃精米白面。只要愿意试一试,就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粮食组合。

瑞士发布血糖友好粮食榜,众多患者直呼早知道就好了
瑞士发布血糖友好粮食榜,众多患者直呼早知道就好了
现在,家里人吃惯了我做的“调血糖饭”,连外卖都少点了。婆婆也乐呵呵地说:“我这血糖啊,比去年稳多了。”我看着她把一碗糙米饭吃得干干净净,心里别提多踏实了。
参考文献:
-
瑞士联邦食品安全与兽医办公室发布《低升糖指数谷物研究报告》,2024年。
-
FAO联合国粮农组织《全谷物与慢性疾病关系研究》,2023年。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营养学会。
-
国际糖尿病联盟《饮食结构与血糖控制建议》,2023年。
-
WHO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预防与健康饮食建议》,2023年。



糖友之家2 个月前
发表在: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原来糖尿病是这样来的,现在知道还不迟糖友QQ群:528582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