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被称为“甜蜜的杀手”,但临床数据显示,那些活到85岁以上的糖友,往往在65岁左右就开始调整生活方式。他们究竟做对了什么?其实不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而是懂得及时“踩刹车”。

能活到85岁之后的糖尿病患者,大多在65岁,就不做这7事了
能活到85岁之后的糖尿病患者,大多在65岁,就不做这7事了
一、65岁后必须戒掉的7个习惯
1、熬夜追剧刷手机
深夜不睡会打乱胰岛素分泌节律,加速并发症发生。长寿糖友通常在22:30前入睡,保证7小时优质睡眠。
2、重口味饮食
高盐会加重肾脏负担,高油会损伤血管。改用香草、柠檬汁等天然调味料,能减少30%以上的盐油摄入。
3、久坐不动
每坐1小时就起身活动5分钟,简单的踮脚尖、转脚踝动作就能改善下肢循环。
4、自行调整药量
血糖波动就随意增减药物是危险行为。规范监测记录,就医时带着数据与医生讨论。
5、忽视足部护理
每天用温水洗脚后检查足底,选择浅色棉袜便于观察异常分泌物,鞋子要宽松透气。
6、拒绝社交活动
孤独会使压力激素升高。参加老年大学、社区活动,保持适度社交很关键。
7、过度关注血糖数值
血糖仪数字不是唯一标准,更要关注整体感受。偶尔的波动不必焦虑。
二、长寿糖友的3个智慧选择
1、定期做并发症筛查
每半年检查眼底、尿微量白蛋白、神经传导等,比单纯测血糖更重要。
2、建立“饮食日记”
记录每餐的主食种类、进餐顺序和餐后感受,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饮食模式。
3、培养舒缓型运动
太极拳、八段锦等既能控制血糖,又不会造成关节负担,特别适合中老年人。
三、容易被忽视的2个细节
1、口腔健康管理
牙周炎会使血糖更难控制,每餐后用牙线清洁,每半年洗牙一次。
2、情绪调节方法
练习正念呼吸、养花种草等方式,能有效缓解糖尿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这些长寿糖友的共同特点是:把控糖变成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他们允许自己偶尔享受小块无糖蛋糕,懂得在控糖与生活质量间找到平衡点。记住,糖尿病管理是场马拉松,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才能跑得更远。从今天开始,试着改变其中一两个习惯吧!
温馨提示:内容中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构成用药指南,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糖友之家2 个月前
发表在: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原来糖尿病是这样来的,现在知道还不迟糖友QQ群:528582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