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爷查出了糖尿病,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测空腹血糖,看着血糖仪上的数字基本都在正常范围内,他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的血糖控制得还不错。但没想到的是,上周去医院复查,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是7.8%,大大超过了6.5%的正常值!对此李大爷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天天测空腹血糖都挺好的,为啥糖化血红蛋白还会这么高?

有糖尿病的人,5个测血糖的坑,踩一个就等于白测了!
有糖尿病的人,5个测血糖的坑,踩一个就等于白测了!
相信很多有糖尿病的人都像李大爷一样,每次自己测出的血糖都正常,但从整体看实际上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为什么会这样呢?
研究显示:这与日常监测血糖走进5个误区密切相关,可以说这5个测血糖的坑,让你白扎了手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这5个测血糖最容易踩的坑,看看你踩了几个?
第一个坑:只测空腹血糖,不测餐后血糖,相当于丢了西瓜捡芝麻
人的血糖在一天中是不断变化的,很容易理解,由于进餐提供了大量的血糖,所以餐后血糖的变化最大最为重要。而空腹血糖是身体休息8-12小时后的基础血糖,它只能反映机体在休息状态下处理血糖的能力,进餐后血糖快速升高,机体处理餐后血糖的能力如何需要通过餐后2小时血糖来反映,且一天要吃3顿饭,机体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餐后状态,对反映2-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影响更大。可想而知,当餐后血糖总是飙升时,糖化血红蛋白自然就会居高不下。
所以,测血糖不能只测空腹血糖,应当多测餐后2小时血糖,才能更好地对日常血糖控制情况做及时了解,给调整控制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第二个坑:晨练后测空腹血糖,好比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早晨刚起床时,身体经过一夜消耗,血糖处于较低水平。起床后去做运动,会消耗大量能量,身体为了维持运动,会动用肝脏中储存的糖原,导致血糖反而升高;也可能因为晨练消耗过多血糖又没有得到及时补充,从而导致血糖过低。也就是说,起床晨练后测出的血糖,无论高低都可能失真了,无法代表你的基础血糖水平。
所以,糖尿病人测空腹血糖,应当是在起床后立即测量,然后再进行洗漱、做家务、晨练等活动,这样测出的血糖才是有实际意义的基础空腹血糖。

有糖尿病的人,5个测血糖的坑,踩一个就等于白测了!
有糖尿病的人,5个测血糖的坑,踩一个就等于白测了!
第三个坑:空腹时间过长,类似矫枉过正适得其反
当空腹时间超过12个小时后,身体就会认为你进入了“饥荒模式”,机体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就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分解肝糖原甚至脂肪来升高血糖,此时测出的血糖就可能假性偏了。
所以,测空腹血糖前要算好时间,如果担心等待时间过长,可以在前一天晚上稍晚点吃晚餐,或者在睡前少量加餐,比如喝一杯牛奶、吃几颗坚果等等,避免空腹时间超过14小时,如果是去医院检测,还要注意去医院的路上尽可能避免身体有大的活动。
第四个坑:餐后2小时计时错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要知道餐后2小时血糖,是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而不是从吃完饭开始算时间!因为从第一口饭下肚,胃肠的消化吸收工作就开始了。如果你吃饭用了30分钟,从吃完饭开始计时,你实际测的就是餐后2.5小时的血糖,结果自然就不准确。
所以,糖尿病人一定要知道,只要说到餐后血糖,无论是半小时、1小时还是2小时,计时器都是从你吃下第一口饭的那一刻按下的。

有糖尿病的人,5个测血糖的坑,踩一个就等于白测了!
有糖尿病的人,5个测血糖的坑,踩一个就等于白测了!
第五个坑:只关心血糖高低,忽视血糖波动,忽视了稳定压倒一切
要知道,从对血管危害程度上来说,血糖剧烈波动相比于高血糖本身,对血管的冲击更大更容易造成损伤,因此机体血糖水平应当保持在较小范围的波动中。理想情况下,餐后2小时血糖与餐前或空腹血糖的差值应小于2.0mmol/L,一般至少也要控制在小于4.6mmol/L,否则就属于波动过大,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所以,糖尿病人测血糖不仅要看单个时间点的血糖值,更要学会看血糖的差值。如果波动过大,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从饮食、运动或药物方面寻找原因,进行调整。



糖友之家2 个月前
发表在: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原来糖尿病是这样来的,现在知道还不迟糖友QQ群:528582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