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4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从业房地产销售经理有十多年,平时应酬也比较多,抽烟、喝酒更是免不了的事。
平时因为工作忙,公司、房子两头跑,很少回家吃饭,多半时间就吃顿快餐将就一下,吃饭时间不仅短,还特别不规律。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这段时间,张先生发现自己特别容易累,以往的客户都是全程跟下来,现在报价单才做了一半脑子就晕的不行,必须靠助理帮忙才能完成。
而且按照平时的食量吃东西还总是容易饿,往往是吃完没一会,就想再吃点其他什么东西。
最近,张先生还发现自己晚上想上厕所的时候,小便总是排不出来,想着等什么时候有时间了,就去医院挂个泌尿科看看,可总因为这事那事给耽搁起来。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这天,张先生正和客户喝酒应酬,肚子突然就开始一阵一阵的疼,还没等喝完,疼痛就突然加剧,最终在同事的搀扶下一起去医院挂了急诊。
起初医生推断其为胃肠道疾病,可经查体发现,张先生腹部无反跳痛,肝肾叩诊也未见叩痛,麦氏点也无压痛。
经超声显示,张先生的肝胆胰脾等脏器也没有异常,可是在尿常规中发现,其尿糖、尿酮体明显升高,复测静脉血糖竟高达23.5mmol/L。
再次询问病史时,医生留意到张先生最近多食的症状,但并没有明显消瘦。
最终,张先生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在已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在机体严重代谢紊乱下所引发的急症。张先生既往既没有糖尿病史,也不痛不痒,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在糖尿病早期的时候没有及时发现做出相应处理,这才导致其发展到急性并发症出现,才送到医院诊治。
但是,我们反观张先生的发病过程,并不是一点症状都没有,只是不明显,再加上患者本身对自己身体异常情况的疏忽,才造成这样的结果。
那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如果自己能够及时发现早期症状,及早自查是否已患糖尿病,就能大大延缓病情的加重。
一、糖尿病患者5个早期症状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糖尿病的致残率、致死率占全球疾病的第三位,仅位于心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
虽然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但有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就像案例中的张先生一样,在患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等发现时病程已经相当长了。
如果自身出现以下5个症状,就应及早自查。
1、饥饿多食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等问题,由食物摄入机体的糖分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绝大多数储存在血液中,随尿液排出体外。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能量绝大部分是通过糖类的氧化代谢得来的,而由于尿液中糖分丢失过多,机体没有足够的热量来维持基本的生理活动,就会感到饥饿。
饥饿感刺激大脑就会导致食欲亢进,迫切的想吃大量食物来减缓这种感觉。但正如我们上文中所提到的,即便吃的东西再多,无法被消化吸收利用,依旧还会感到饥饿,无法缓解。
同时伴随饥饿的还有疲劳、乏力等症状,这也和糖尿病所引发机体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紊乱有关。
2、视物不清、模糊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如果糖尿病人病程超过十年,视网膜往往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病变,也是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糖尿病的代谢紊乱所引发的视网膜微小动脉硬化,使得供应眼睑神经的血管营养不足、缺血坏死,从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可导致眼睑下垂。
而视网膜的微小血管病变隶属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也可在诊断糖尿病前存在,即可作为发现糖尿病的线索。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如看手机、看电视时眼睛极容易酸涩、疲劳,站起来时眼前发黑、视力范围缩窄,或者出现看东西长时间模糊不清,眼睑下垂等都有可能是糖尿病或者高血糖环境造成视力调节障碍、视网膜出血、白内障等疾病的体现。
3、伤口愈合时间延长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血液中长时间的高糖环境,白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杀菌力减弱,极易造成细菌侵染后繁殖生长,再加上由于血糖无法有效利用,相应细胞组织供血、供氧不足,修复能力减弱,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就会出现反复感染且伤口长时间无法愈合的症状。
像皮肤上长久不愈的疥痈,肺部、尿道长时间的感染,都是糖尿病常出现的先发症状,且很难治愈。糖尿病并发结核的患者要比正常人高出3~5倍,且约占病人总数的10~15%。
4、脱发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虽然,随年龄增长,尤其是男性,很容易出现脱发的困扰,此外压力过大等精神因素也是脱发的一个常见病因。但是,如果之前并没有这种症状,而是最近一段时间出现,还是建议去医院进行血糖等相关检测,看是否有患糖尿病的风险。
前面我们提到过,糖尿病前期的高血糖环境易造成饥饿、消瘦等症状,长此以往就会造成营养不良,如果毛囊细胞长时间得不到足够营养,就会出现毛发干枯、分叉,头顶露头皮甚至秃顶等症状。
5、排尿困难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一般情况下,患者在糖尿病前期出现排尿困难的情况并不少见。据研究统计,糖尿病患者出现排尿困难的比率,男性占42.3%,女性占21.7%。这是由于糖尿病可以影响人体膀胱的排尿神经,排尿反射引发的正反馈无法正常进行,从而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
但往往患者会误以为这是泌尿生殖系统的问题,如前列腺增生肥大等,从而延误病情的诊治。所以在这里要提醒广大读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不要忽视糖尿病的可能。
二、糖尿病有哪些诱因?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变化,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五花八门的饮食选择,使得现代人很容易出现生活无节制,饮食不规律的行为,从而可引起包括糖尿病在内的诸多问题。那么,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具体有哪些诱因呢?
1)饮食和肥胖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现在大街上,奶茶店、甜品店随处可见,高糖高热量的食物不断侵占着人们的餐桌,而且此类高糖高脂食物会对激活大脑负责奖励机制的多巴胺系统,易让我们产生依赖性。此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吃饭的时间不断压缩,食物得不到充分咀嚼,消化不了也容易导致肥胖诱发糖尿病发病。
而缺乏锻炼所带来的肥胖问题,也是引发糖尿病的诱因之一。有相关研究显示,在糖尿病发病前,肥胖者占比超过半数,而且肥胖所引发的糖代谢、胰岛素分泌异常等问题都可以诱发糖尿病的发生。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高质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减少多加工食品和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来改善热量摄入。而能够保证每天至少半个小时的锻炼时长,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可增加脂肪分解、增加胰岛素数量、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显著降低糖尿病出现。
2)精神压力,熬夜作息不规律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一方面,工作压力大的人,生活习惯更容易出现问题,比如通过吸烟、喝酒、暴饮暴食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另一方面,压力过大还可使压力激素——皮质醇升高,影响机体正常的血糖代谢,这些都可以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此外,如果机体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免疫能力也会降低,机体的耐糖能力下降,更易引起细菌病毒侵染损害胰岛β细胞,诱发糖尿病的出现。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而作息不规律主要表现为,有时早起,有时晚起,有时早睡,有时又晚睡,没有正常的规律。
国外多项研究表示,不正常的睡眠节律与胰岛素抵抗增加有关。虽然正常睡眠对恢复胰岛素抵抗有无作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论,但正常的睡眠确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稳定控制病情的进展。所以,无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还是糖尿病患者,能够保证每天睡觉的质量这对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3)遗传因素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同卵双胞胎共患一型糖尿病的概率约为30%~40%,而二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可达100%,均提示遗传因素在糖尿病患病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般来说,一型糖尿病多在35岁之前发病,而二型多在35岁以后,虽然遗传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因,但环境因素对其的起病和进展的影响程度更大。所以,如果我们家族中有糖尿病的患者,除了必要的血糖自测外,还需要对现代生活方式做出调整,避免中心性肥胖所引起的糖尿病。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不痛不痒就得了糖尿病?这5个早期症状,医生建议早点自查
案例中的张先生,由于工作的缘故长期不规律饮食,再加上抽烟喝酒的恶习,随着年龄的增加,最终患上了糖尿病。如果他先前知道此类诱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对规避糖尿病一定是很有帮助的。
总而言之,当你察觉自己出现异常的症状时,要及早去医院检查,以期尽早确诊,及时进行治疗,使疾病早日康复。
[1] 王翠霞.发现糖尿病123[J].糖尿病新世界,2012(07):26-27.
[2] 依貂.糖尿病的“早”与“高”[J].糖尿病新世界,2014(05):24-25
糖友之家1 个月前
发表在: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原来糖尿病是这样来的,现在知道还不迟糖友QQ群:528582977